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应急体系,比较而言,我国的能源应急体系还相当薄弱,组织化、制度化、策略化程度较低,与能源消费大国和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的现实很不相称。国内相关研究以介绍国外经验为主,结合中国能源发展现状、能源管理体制和应急管理体制,研究能源应急组织、应急策略的较少。本课题以应急管理、供应链管理、利益相关者等理论为基础,重点利用案例研究、情景分析、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在突发性能源短缺案例分析基础上,探讨其产生原因和演化机理,设计突发性能源短缺应急响应的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探讨应急响应的"情景-应对"策略,建立应急响应的仿真平台,提出中国突发性能源短缺应急响应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成果有助于弥补我国在能源应急管理研究上的缺失,加深相关利益主体对突发性能源短缺事件的认知,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能源供应链企业建立能源应急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sudden energy shortage;evolution mechanism;emergency response;“scenario-response” strategy;
本课题以“完善能源应急管理理论、提升能源应急保障能力”为总体目标,研究了突发性能源短缺的演化机理、协同响应、“情景-应对”策略、应急响应建模、应急体系等。主要研究贡献如下(1)探讨了突发性能源短缺的应急主体及协同响应。指出突发性能源短缺应急响应包括政府、能源生产、能源运输、能源批发/销售、能源储备、替代能源和公众等主体,其中政府和运输主体在能源应急中发挥链接角色和核心作用。以卡特里娜飓风为例的测算结果表明,政府主体、运输主体的协同度和协同效率高于其他主体。(2)以石油应急为例,研究了突发性能源短缺的演化机理及“情景-应对”策略。指出突发性能源短缺及其应急恢复包括发生、发展、演变和终结四个阶段,短缺程度、短缺范围、短缺后果、短缺恢复等演化特征主要受致灾因素、孕灾环境、承灾体、应急干预等动力因素的影响,其中应急干预是能源应急演化的关键驱动力。而提高应急干预效率的关键在于采取“情景-应对策略”,本研究以“分类、分级、分期”为特征属性界定了突发性石油短缺的情景点和情景链,探讨了石油应急响应情景库和策略库构建的基本框架、应急响应策略评价与优化方法。(3)构建了突发性能源短缺应急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应急响应过程模型。在应急主体演化博弈模型中,通过分析4个参数之间的9种关系,得到4种情形的长期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能源应急主体的策略选择受到协同收益、政府惩罚力度及应急成本等参数的影响。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构建了能源应急管理流程的GSPN模型,对中国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的煤炭短缺和2007年11月至12月的柴油荒的案例仿真表明,模型能较好地发现能源应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能源应急管理流程分析和优化。(4)分析了IEA石油应急机制的演变过程,提出了石油应急响应的价值链模型,建立了石油应急能力评价模型。指出石油应急响应包括支持活动(应急法律体系、石油供应基础设施、应急储备体系、应急演练培训、市场信息系统)和基本活动(石油应急监测、石油应急预案、石油应急响应、石油应急恢复)。根据石油供应链的基本框架,建立了石油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对IEA石油进口国石油应急能力进行了评价。(5)探讨了煤炭应急保障与应急储备体系。根据煤炭供应链的基本框架,分区域实证分析了煤炭供应保障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中国煤炭应急储备体系建设的模式,以江苏省为例研究了煤炭储备规模和储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