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或改良道路是解决道路交通拥挤的方法之一,但由于新建或改良道路在一段时间后和一定范围内会带来新的交通需求(称为诱增交通量)从而可能导致新的交通拥挤。因此在进行交通需求预测时,必须充分考虑诱增交通量的影响。本项目在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考虑诱增交通量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并利用1994年大连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标定模型参数、开发交通需求预测系统,最后对大连市部分城市道路的诱增交通量进行实证研究。本项目通过在四阶段模型中导入"可达性"(accessibility)变量,建立具有反馈结构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这样不仅可以在出行生成、出行分布、出行方式划分、交通分配的每一阶段计算由于新建或改良道路而产生的诱增交通量,还可以改进传统的四阶段模型的预测精度,为制定满足未来交通需求的交通规划提供较为准确的交通量预测值。因此,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科学研究意义,其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induced traffic;road impedance function;feedback four-step model;accessibility;traffic demand forecast
诱增交通量是交通需求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制定科学的交通规划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城市交通拥堵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新建或改良道路在一定时间后和一定范围内又会产生新的交通需求(诱增交通量)从而导致新的交通拥堵。因此,在进行交通需求预测时,必须充分考虑诱增交通量的影响。 本项目首先收集了全国31个省市的1990-2010年的公路里程、出行公里数、人口和GDP等相关数据,探讨我国公路里程与出行公里数之间的关系,得到全国范围内公路里程与出行公里数之间的弹性系数为0.389,证实了诱增交通量的存在,同时对我国华北、华东、西南、中南、东北和西北等六个区域分别进行探讨,并对弹性系数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次,对大连市的东联路、中山路和黄河路等辅路进行了实时数据收集,探讨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道路阻抗函数,建立了基于大连市路况的传统经典型BPR函数。本项目还收集整理了1994年大连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在传统四阶段模型中导入“可达性”(accessibility)变量,建立具有反馈构造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并选择大连市东北路快速路作实证研究,得出由于新建东北快速路而产生约10.6%的诱增交通量。 本项目建立的考虑诱增交通量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不仅可以计算由于新建或改良道路而产生的诱增交通量,还可以改进传统的四阶段模型的预测精度,为制定满足未来交通需求的交通规划提供较为准确的交通量预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