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本土化的政府科层制框架下,政府自上而下层级间的行政管理体制创造了一种根据政府绩效状况进行奖惩的绩效问责机制。以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在社情民意的上传下达方面有着优势的乡镇政府领导为分析对象,可以清晰地解读目标责任制情境下的乡镇政府面临着充满矛盾的制度设计:在结构特征方面,"向上负责"的绩效问责机制与下级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之间存在冲突;在过程特征方面,绩效问责机制的运行过程存在着目标冲突、财力—事责冲突、实绩—关系冲突和个人—组织冲突;在匹配特征方面,绩效问责的载体和内容存在预期定位和实际效果的不匹配。为了应对这种充满矛盾的绩效问责,乡镇政府领导采用自我呈现、率先垂范和请求帮助等印象管理策略,以塑造恰当的形象来获得所需要的合法性和资源,从而导致现实中的"问责悖论"。要有效引导乡镇政府领导的印象管理行为,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这些现象背后的制度、管理和社会诱因,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公众参与、重塑公共信任,注重"法治",由依赖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