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重大工程战略资源的整合模式、管理机制及实现平台研究
  • 项目名称:重大工程战略资源的整合模式、管理机制及实现平台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71101069
  • 申请代码:G011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李迁
  • 依托单位:南京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重大工程建设战略资源由于其稀缺性与重要性,其整合模式不只是一般商业意义上的营销、采购网络,而具有更深刻的政治和战略内涵,这使得战略资源管理研究要重视目标多元性所带来的整合路径选择和管理机制设计的复杂性。本项目在深入分析重大工程战略资源特征及成熟度基础上,以博弈论、多Agent方法为工具,结合工程管理、组织理论、复杂性理论的主要思想,研究重大工程战略资源现货市场和战略创新两类不同环境下的资源整合机制及关键技术,构建重大工程战略资源的管理机制与实现平台,并开展了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研究,为战略资源获取和有效运作提供管理保障和示范效应。本项目的研究不仅对促进我国工程管理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提升我国重大工程建设战略资源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结论摘要:

重大工程建设战略资源由于其稀缺性与重要性,其获取和整合模式不只是一般商业意义上的营销、采购网络,而具有更深刻的政治和战略内涵,战略资源管理研究须重视资源类型的多样性所带来的整合路径和管理机制设计的复杂性。 本项目结合港珠澳大桥等工程实践,基于资源形态、供应主体类型差异性将战略资源划分为基础型战略资源、保障型战略资源和物资型战略资源。基础型战略资源主要是指影响重大工程建设立项、建设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法律、政策、规程、程序等资源,其供应主体是政府。保障型战略资源则是指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攻关技术、建设资金,其供应主体来自市场和政府的二元主体;物资型战略资源主要是指工程建设关键设备、材料及大型临时工程,市场是其供给者。 围绕基础型战略资源管理,项目组研究了重大工程立项过程中国家政治、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标准等诸多资源融合形成最终决策方案的过程。运用计算实验方法研究了重大工程承包商战略资源的选择机理,设计了综合考虑公平关切、多阶段的动态群体激励机制,提升工程质量和优化工期。 围绕保障型战略资源管理,项目组重点研究了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分析了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技术采纳者偏好对技术选择的影响。围绕建设资金的配置方式,分析了BOT项目投资与特许权期的二维招标合同设计策略,研究了PPP融资模式下委托代理关系及政府补偿机制。 围绕物资型战略资源管理,项目组重点研究了工程战略资源的招标管理、谈判方式及物流管理模型,并研究了基于多承包商资源共享的拌合站建设的动态配置方式,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适用效率。 项目组研究了重大工程战略资源管理中业主、供应商、承包商等主体之间的协作平台,并开展与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的理论与实践互动研究。本项目研究为构建重大工程建设战略资源保障体系和进一步开展工程战略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9
  • 1
  • 0
  • 0
  • 2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64 会议论文 11 获奖 1 著作 1
期刊论文 83 会议论文 5 获奖 2 著作 3
李迁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