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成果数据库 > 期刊 > 期刊详情页
热解过程中棕榈壳焦的物化结构演变特性
  • ISSN号:0258-8013
  • 期刊名称: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时间:0
  • 页码:5-9
  • 语言:中文
  • 分类:TK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 作者机构:[1]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武汉市430074
  •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项目(2007CB21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21005,50676037).
  • 相关项目:富钙生物油脱硫脱硝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

该文主要对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焦炭物化结构的演变特性与转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以棕榈壳为样品,热解终温从300—1000℃下制得焦炭,采用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用对不同温度下所得焦炭的物化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煤焦的表面孔隙结构的形成和丰富主要集中在400-600℃,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孔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在约600℃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棕榈壳焦内的有机官能团(C=O,C—C,C—H,C-O和OH等)的断裂和缩合也主要发生在中低温度段,同时固体焦内,碳的含量逐渐增加,而氢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

英文摘要:

To catch the forming characteristic of char during biomass pyrolysis, char was pretreated in fixed bed with the pyrolysis temperature variant from 300 to 1 000 ℃, with palm oil shell as biomass sample. The physic-chemical property was analyz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alysis, an accelerated surface area porosimetry (ASAP2020), elemental analyzer, etc. analysis instrument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pore structure of shell char was mainly formed and enriched at 400--600 ℃. The surface area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ing, and reached the maximum value about 600 ℃. The main functional group of char are C=O, C-C, C-H, C-O and OH, etc, The cracking and reforming of char is taken place at low temperature (〈600 ℃) The carbon content increased gradually, while hydrogen content decreased.

同期刊论文项目
期刊论文 369 会议论文 84 著作 10
期刊论文 23 会议论文 15 专利 1
同项目期刊论文
期刊信息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主编:张文涛
  • 地址: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 邮编:100192
  • 邮箱:pcsee@epri.sgcc.com.cn
  • 电话:010-82812536 82812534 82812545
  • 国际标准刊号:ISSN:0258-8013
  • 国内统一刊号:ISSN:11-2107/TM
  • 邮发代号:82-327
  • 获奖情况:
  • 1992年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2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6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 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德国数学文摘,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美国工程索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数据库,日本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 被引量:98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