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摩尔《伦理学原理》肇始的分析伦理学,确立了整个20世纪以来英美道德哲学的整体基调,他们以道德词语和句式的语义分析为核心乃至目标,重新界定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此后,道德哲学不断地被分化为相互对立、不可通约的各种"主义",论证越来越精致,哲学性却越来越弱,呈现出来的恰恰是"道德"在生活世界的彻底碎片化。科学性的描述,使得道德既不通达"天理"(因为形而上学被否定了),也不脚踏实地(因为"道德"变成了对概念的词义分析,变成了单纯的"知识",而不指导生活和行动)。因此,断言它的失败是有充足理由的。哲学不能以不思的科学为榜样,伦理学作为"科学"只能秉持思想论证所要遵循的严密的逻辑必然性,它可以把语义分析作为起点,但目标却只能是哲学的:理解和思考存在的意义。对道德词语的语义分析,既不能出现社会与历史的缺席,更不能出现生活和存在的遗忘。没有对存在意义的伦理辩护,善是什么,我该如何行动,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这些永恒的哲学问题都将得不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