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成果数据库 > 期刊 > 期刊详情页
论女性主义技术科学研究——当代女性主义科学研究的后人类主义转向
  • ISSN号:1009-3222
  • 期刊名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时间:0
  • 分类:B089[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作者机构:[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南京大学哲学系,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 相关基金:基金项目:本文受到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当代STS中的技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720010)、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及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2&ZD11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SK20110118)、2009年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2009619089)资助.
中文摘要:

女性主义技术科学研究标志着当代女性主义科学研究的后人类主义转向。它以哈拉维的情境知识论和赛博本体论为主要理论来源及思想动力,以图安娜的互动主义、芭拉德的能动实在论和格罗兹的身体研究为代表,主张将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与对父权制文化、性别关系和身份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技术科学实践和文化中去探究科学与技术、性别、自然(包括身体)、文化(社会)等之间辩证互动和异质融合的后人类主义特征的内在动态关系。这有效地摆脱了当前女性主义研究中生物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之争所陷入的本质主义表征困境。

英文摘要:

Feminism Technoscience Studies mark the Posthumanism turn of contemporary feminist science studies. They are derived from Donna Haraway's situated knowledge theory and eyborg on- tology and represented by Nancy Tuana's interaetionism, Karen Barad's agential realism, and Eliz- abeth Grosz's body studies. They argue the critiq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posthumanism critique of patriarchy culture, gender relationship and identification politics, guiding people to explore the inherent dynamic relationships of post-humanism characteristics of dia- lectical interaction and 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nder, nature (including body), and culture (society), which e[[ectively avoid the dilemma of representationalism brought by the debates between biological determinism and social construetionism in current feminist studies.

同期刊论文项目
同项目期刊论文
期刊信息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编:翟玉祥 范欣生
  •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学报编辑部
  • 邮编:210023
  • 邮箱:xbnjutcm@126.com
  • 电话:025-85811905
  •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3222
  • 国内统一刊号:ISSN:32-1561/C
  • 邮发代号:
  • 获奖情况:
  • 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 中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 被引量: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