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以消化道动力与内脏感觉异常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并有多种症状重叠、多变或相互转换以及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等特点。精神心理神经因素在FGIDs发病和病变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致病作用。脑肠轴异常-肝郁脾虚是FGIDs的根源,针灸双向调节独具优势。我们基于前期研究提出假说隔药饼灸干预功能性胃肠病的肝郁脾虚证,是否是通过脑肠轴的双向交通通路对认知感情中枢与神经内分泌、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行双向平衡调节而实现的。本项目采用隔药饼灸,以FGIDs大鼠为受试对象,以治疗肝郁脾虚证的名方逍遥散、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为对照,运用免疫组化、ELISA、PCR、脑立体定位等多种技术手段,从边缘系统-脊髓-胃肠多水平研究隔药饼灸对FGIDs胃肠吸收、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及神经递质的影响,从脑肠轴异常-肝郁脾虚途径探讨隔药饼灸调节FGIDs大鼠海马、杏仁核AMPA受体通路的分子机理。
Herb-cake-Separeted moxibustion;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Liver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Brain-gut axis;AMPA Receptors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以消化道动力与内脏感觉异常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并有多种症状重叠、多变或相互转换以及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等特点。精神心理神经因素在FGIDs 发病和病变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致病作用。脑肠轴异常-肝郁脾虚是FGIDs 的根源,针灸双向调节独具优势。本项目采用隔药饼灸,以FGIDs 大鼠为受试对象,以治疗肝郁脾虚证的名方逍遥散、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为对照,运用免疫组化、ELISA、PCR、脑立体定位等多种技术手段,从边缘系统-脊髓-胃肠多水平研究隔药饼灸对FGIDs 胃肠吸收、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及神经递质的影响,从脑肠轴异常-肝郁脾虚途径探讨隔药饼灸调节FGIDs 大鼠海马、杏仁核AMPA 受体通路的分子机理。研究结果结论如下:1. 运用复合病因造模法成功造成大鼠FGIDs(肝郁脾虚证)模型,隔药饼灸能明显促进胃肠吸收功能,改善内脏敏感性,提示改善胃肠的胃肠吸收和内脏敏感性可能是隔药饼灸治疗FGIDs的效应环节之一。2.隔药饼灸能上调血清和胃肠组织中CCK和下调CGRP的表达来改善胃肠的动力障碍和感觉异常,下调结肠5-HT、DA与中枢海马、杏仁核c-fos表达,提示脑肠轴-中枢途径可能是隔药饼灸治疗FGIDs关键所在。3.隔药饼灸能上调下丘脑、脊髓、胃窦和结肠部位的Ghrelin蛋白含量和下调SP的蛋白含量来改善胃肠的动力障碍和感觉异常,证实隔药饼灸是通过对脑肠轴来实行脑-肠互动良性平衡调节的一种安全可靠、可控性较强的刺激,提示调节脑-肠互动的异常可能是隔药饼灸治疗FGIDs的重要途径。4. 肝郁脾虚证(FGIDs)大鼠海马与杏仁核“兴奋-抑制”失衡,拮抗杏仁核区AMPA受体,抑制杏仁核兴奋,减轻海马CA1区、CA3区受损,这可能是隔药饼灸调节杏仁核、海马“兴奋-抑制”失衡的一条重要途径。初步证实了隔药饼灸干预功能性胃肠病的肝郁脾虚证,是通过脑肠轴的双向交通通路对认知感情中枢与神经内分泌、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行双向平衡调节而实现的。